河南政务服务网 登录 | 注册

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助推安阳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3-02 07:46 来源:安阳融媒

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助推安阳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安阳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石燕民(安阳融媒记者 郭有明/图)



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
四项改革举措助推安阳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安阳融媒记者 张丹 郭聪
招投标工作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领域,也是展现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窗口,去年以来,安阳市在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又有哪些具体的改革举措?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石燕民在2022年“营商环境看安阳”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作了相关介绍。
去年以来,安阳市深入落实“放管服效”改革要求,围绕“减环节、缩时限、降成本、优服务”,着力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较好地服务了全市高质量经济发展。2021年,全市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2476个,交易总额294.28亿元,增收节支15.28亿元。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推动“互联网+招标投标”,提升电子化交易水平。去年上半年,我市对电子交易系统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升级完善,不见面开标率达到100%,实现了交易流程可视化管理、大数据采集分析整理、投标保证金秒退、“掌上交易”等;全省首创专家“云签章”电子评标系统,于去年8月通过了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这也是全省首家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的交易平台,“云签章”极大节省专家签名时间,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1872个评标项目的验证,评标效率提高了20倍;出台了《安阳市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暂行管理办法》,建立了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开展机制,与鹤壁、濮阳、商丘、漯河等多个地市签订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同时与辽宁省盘锦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和山西省太原市达成跨省域远程异地评标合作,截至目前,我市共开展各类远程异地评标项目51起。
完善体制机制,持续提升招标投标监管水平。建立了招标投标领域规范性文件清理、公平性和合法性审查机制;出台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意见建议征集制度》,建立了常态化意见建议征集机制;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了监管协调联动机制,明确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全面推行协同监管、智慧监管、信用监管和社会监督,综合提升我市整体交易管理水平;深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强化招标投标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建立代理机构和评标评审专家等市场主体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主体交易行为;持续推进基层政务公开,重点做好合同订立及变更信息、评标委员会打分情况、否决投标原因等信息公开,提高招标投标信息公开透明度,做到了“应公开、尽公开”。
持续降低交易成本,持续提升市场主体便利化水平。在取消招标文件资料费、CA数字证书全省收费最低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建设工程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使用范围,全年累计出具保函3170单,为企业减少资金占用超6.2亿元;同时,保函费率在全省最低水平6‰的基础上,于去年9月份再下调20%至4.8‰,被省营商办推荐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评价范例;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在工程建设领域政府投资项目推行诚信企业免缴投标保证金的通知》,对诚信企业参与我市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投标时免缴投标保证金。
创新招投标工作举措,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服务规则》,全面开展标准化建设,市交易平台成为全省首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试点单位,研制并在全国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发布了4项地方标准,多个省、市交易平台来我市交易平台观摩学习,在推动全国交易平台标准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各行政监督部门和交易平台建立了常态化“绿色通道”服务机制,采取容缺办理、延时服务、直接发包等便利措施,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投诉首问制和“一案到底”,创新开通实施网上投诉功能,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2021年,全市招标投标领域实现了零投诉。
石燕民说,下一步,市发改委将结合工作职责,认真落实国家、省关于招标投标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以深层次改革创新为路径,全面提升交易服务能力和电子化水平,消除招标投标各类隐性壁垒,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助推安阳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