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政务服务网 登录 | 注册

安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404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2-08-03 11:02 来源:办公室

尊敬的戴红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的来临我市应尽早谋划出路和对策的提案》(第404号)收悉,对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委高度重视,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提出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了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行动纲领,必将对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产生重要影响。

(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提出背景

党中央高度重视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提出,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在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23次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二)为何需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第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必然要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基础。只有国内市场高效联通,打通从市场效率提升到劳动生产率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市场主体壮大、供给质量提升、需求优化升级的通道,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互动,才能扩大市场规模容量,发挥市场促进竞争、深化分工的优势,进而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第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依托。在立足国内统一大市场、夯实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有利于推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促进要素跨境自由便捷流动,形成对全球先进资源要素的强大引力场,还有利于提高国际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在国际竞争和合作中取得新优势。

第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提升供给质量创造更多市场需求,以优化市场环境释放更大消费潜力,以打通堵点卡点拓展更广阔流通空间,以公平公正监管营造更透明营商环境,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循环畅通,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全国统一大市场怎么建

《意见》从六个方面明确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一是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动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二是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以升级流通网络、畅通信息交互、丰富平台功能为抓手,着力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三是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动建立健全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和能源、生态环境市场。四是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以人民群众关心、市场主体关切的领域为重点,着力完善质量和标准体系。五是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以增强监管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为保障,着力提升监管效能。六是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旨在打破各种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显性和隐性壁垒。

(四)全国统一大市场与要素市场化配置、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关系

1.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发〔2021〕9号)(以下简称《要素配置意见》),这是中央全面部署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第一份文件。

2021年3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豫发〔2021〕18号),对我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作出了总体安排。

2.关于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2021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中办发〔2021〕2号)(以下简称《市场体系方案》)为未来5年我国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规划了“路线图”,对加快形成更加平等、更加公正、更加开放、更有诚信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环境提供了指南。

2022年1月,省政府办印发《河南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施方案》(豫政办〔2022〕5号),提出了我省的工作举措。

3.三个文件的关系

《市场体系方案》《要素配置意见》《意见》分别聚焦“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制”,前者注重“畅通”,中者注重“配置”,后者注重“统一”,三份文件具有姊妹篇的性质。可以说,《意见》和《市场体系方案》《要素配置意见》既有从属关系,因为前一个文件的战略层级高于后二者;又有互为支持的关系,后二者是健全市场基础制度、推进要素市场供给,形成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力支撑。总之,这三个文件是相辅相成的,目的都是为了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高效率配置要素资源、高质量的营商环境、高水平的市场监管,最终共同构成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我市所做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我市稳步推进国家和省里有关市场化改革部署,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市场设施加快联通,要素市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共识不断凝聚,公平竞争理念深入人心。

(一)完善市场建设政策举措

一是制定要素市场化改革方案。2021年1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安发〔2021〕18号),分类提出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领域和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方面共23条具体举措。二是出台高标准市场建设方案。2022年5月,市政府办印发《安阳市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工作方案》(安政办〔2022〕18号),从基础制度、要素市场、环境质量、市场开放、市场监管等5个方面提出了45条行动举措。这两份市场基础领域改革方案的出台,为我市加快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全面落实市场准入制度

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基础,我市积极落实市场准入要求,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一是抓好清单(2022年版)落实。联合市商务局印发《关于做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的通知》(安发改体改〔2022〕157号),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促进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在市场准入上享受同等待遇。今年以来,市发改委共审批项目33个,没有出现违反市场准入规定的现象。二是开展违背市场准入案例整改。对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情况进行了自查,对未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禁止准入类措施的8家企业集中召开了整改协调会,相关职能部门对企业进行了政策解读和宣传辅导,讲清了准入规范和监管要求,要求相关企业进行整改。目前,整改进展顺利,5家企业已注销,2家已整改完毕。三是推进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度,实行企业注销“一日办结”;扩大简易注销适用范围,公示时间由45个自然日压减至20个自然日;建立简易注销容错机制,存在异常的企业,无需撤销公示,异常状态消失后可再次申请简易注销。

(三)完善维护公平竞争制度

公平竞争是市场的基石,维护公平竞争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一是增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统筹做好公平竞争增量审查和存量清理,防止出台排除限制竞争、不当干预等政策措施。引入第三方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和评估,提高公平竞争规制能力。2021年,开展了清理歧视性和不公平市场待遇政策措施专项活动,共梳理政策措施1240份,废止含有歧视性和不公平市场待遇内容的文件1件;开展规范性文件公平竞争自查,共审查政策措施724份,未发现有违反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二是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依法严厉查处涉企违规收费行为。聚焦涉企的重点领域,重点关注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问题,集中力量加强涉企收费监管工作,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检查涉企主体163个,共立案7起,结案6起,退还金额2.47万元,没收金额2.088万元,罚款20.31万元,进一步优化了我市的营商环境,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三是破除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推行身份实名认证互认、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全面提升商事登记的标准化水平。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不得要求企业必须在某地登记注册,不得为企业跨区域迁移设置障碍。2021年底,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0.32万户,同比增长9.55%,与2020年底相比,净增3.51万户。其中,实有企业10.30万户,同比增长16.27%。四是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我市市场监管部门确定了全市18个职能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05项,联合抽查事项清单91项。2021年,各成员部门共制定本部门抽查计划700个,抽取市场主体2.79万户、行政相对人1614户;制定联合抽查计划208次,抽取市场主体607户、行政相对人74户。检查结果全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向社会公开。

(四)着力培育市场创新主体

一是着力培育新兴产业链。围绕11大新兴产业链,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建立安阳市重点及新兴产业链链长工作推进机制的通知》,编撰了《安阳市重点产业链图谱及技术创新路线图》,印发了《安阳市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方案》,创刊了《安阳市重点及新兴产业链现代化提升简报(半月刊)》,全景式、可视化呈现描绘了全市重点产业发展的“全景图”。二是支持重点科创项目。重点支持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对279个项目予以4046万元资金支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认定净增44家(全市达到20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396家。三是开展助企专项活动。持续推进“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2021年全市“万人助万企”活动梳理企业反映问题共计953件,均已得到妥善解决。今年以来,全市梳理企业反映问题649件,化解634件。四是加强民企梯次培育。动态确定了101户“专精特新”重点培育企业和106户“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争取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278万元,有力激发了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五)推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重点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要素资源不断激活、趋优配置、高效交易。一是加快土地要素配置。印发了《关于实施混合产业用地供应政策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的实施意见》,在全市产业集聚区范围实行“标准地”出让。推进市县乡三级同步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划定我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65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6.3%2021年,完成省下达我市批而未供土地年度处置任务7299亩;完成闲置土地年度处置任务1657亩,完成率123%,存量建设用地的盘活利用取得良好效果。二是深入推进数据共享。制定我市数据开放共享技术规范,梳理各县区、市直部门数据共享和系统对接需求,以具体需求推动数据共享。目前,市数据中心已接入人社、公安、住建、自然资源等49个部门政务数据6.8亿条,各类数据接口430个;日均接口调用量约21万次,日均数据查询平台访问量2300余次,为教育、民政、公积金中心等32个部门72个应用系统提供了200余项数据共享支撑。三是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对初始创业储备人才给予最高2万元一次性补贴,对急需紧缺人才和其他特殊人才给予最高2000元/月生活补助2020年以来,我市对引进人才(含配偶)在我市购买商品房的,一次性给予最高12万元购房补贴,并提供最高60万元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优惠。在市域范围为人才提供免费入住3年的安居保障和人才公寓,累计为20979人(次)发放“洹泉涌流”各类优惠补贴1300余万元。全市投入财政资金22747万元,筹建人才周转房1359套,已签约入住1168人,入住率86%,有效保障了人才住房需求。四是推动金融政策落地见效。认真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至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99.63亿元,今年新增贷款140.39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居全省第二位。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动减费让利,降低融资成本。5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3%,同比下降1.13个百分点。加大重点项目融资支持,今年国开行河南分行在安阳发放中长期贷款18.83亿元,其中城市更新项目、“六个一点”模式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贷款均为省内首次发放。五是推动科技创新健康发展。成立安阳市科技创新研究院,出台科技创新政策“金十条”,建设离岸创新中心。引入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平台,共完成企业注册1297家,完成评级1186家,其中A级379家,AA级106家,AAA级37家,AAAA级18家。首创工业科技特派员选派行动,到重点工业企业和产业集聚区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目前已选派工业科技特派员111名,服务企业99家。

(六)推动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作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优先领域。一是积极打造开放型发展平台。安阳机场开工建设,万庄、象道物流园铁路专用线相继开通运营,安阳通用国际获批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林州汇通金世纪外贸平台成立运行,保税物流中心、陆路口岸加快申建,积极申报林州市红旗渠经开区新型材料、北关区纺织服装2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二是提升基础设施互通优势。完善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网络,沿太行高速安阳段、鹤辉高速安阳段、安罗高速安阳段已开工建设;安新高速安阳段、内林高速西北绕城至太行段(旅游高速)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三是加强物流枢纽平台建设。我市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万庄安阳物流园、武丁物流园、象道物流园等大型物流枢纽园区功能设施日趋完善,铁路专线均已开通,万庄安阳物流园公用型保税仓库投入运营。四是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出台《安阳市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东向陆海物流大通道正式开通,开行了海运联运班列。2021年11月,安阳市与中铁济南局、山东港口集团、安钢集团签署四方协议,以瓦日铁路运输为重点,打造绿色高效的“公铁联运”物流体系。中欧班列扩容,安阳成为中欧班列二级业务网点,下步我市将在具备条件的园区设立中欧班列集散作业点,安阳企业可以在“家门口”搭乘中欧班列做国际买卖。

(七)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

建成市信用信息平台,已成为全市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重要窗口,信用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一是信用承诺日益深入。汇总公示了各部门信用承诺事项清单,并制作格式规范、标准统一的信用承诺书模板,至2021年底,市信用信息平台共归集各类信用承诺50余万件。二是信用报告应用广泛。已在申报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评选市长质量奖、申请农产品进口配额等领域,将应用信用报告作为筛选参考。三是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全市已在医保、税务、交通运输、劳动保障等52个领域开展了分级分类监管,并根据市场主体信用等级变化,动态调整监管力度、监管措施。市场监管等18个部门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共检查市场主体2.6万户次,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四是持续开展联合奖惩。每年定期召开两次“诚信建设红黑榜”新闻发布会,对相关守信、失信典型予以及时公布。2022年5月,共发布876个诚信“红榜”名单、13个“黑榜”名单,反馈失信联合奖惩案例1万余条。五是积极鼓励信用修复。鼓励引导失信企业主动进行信用修复,累计完成1万余条失信记录修复。

虽然我市在落实建设统一大市场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基础的工作,但也要看到,实践中还有一些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问题,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比较突出,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不完善,商品和服务市场质量体系尚不健全,市场监管规则、标准和程序不统一等。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市将按照国家和省里的工作要求,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积极努力。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下步的工作中,我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贯彻推进工作,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一)制定我市工作方案

目前,省里正在起草河南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施意见,待省意见印发后,组织起草《安阳市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工作方案(暂定名)》,按照审议程序,在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深改会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在我市工作方案起草过程中,我们将注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对标上级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在文件架构上基本保持一致,结合我市实际细化实化贯彻措施,确保中央和省委部署的改革举措得到有效承接、有效落地。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制约市场体系发展最突出、群众反映最迫切、社会各界最关注、市场监管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针对市场体系基础制度仍不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不高、市场监管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突出问题,着力清“路障”、除“门槛”,明确我市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三是强化统筹衔接。重点与我市《市场体系方案》《要素配置意见》等改革举措相衔接,保持改革方向上一致性、重点任务上的一致性。四是突出务实可行。工作方案将着力把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可实施的具体行动,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压茬动态调整具体行动,努力做到工作方案有行动、能行动,行动能落地、能见效。

(二)广泛征求各界意见

工作方案起草完成并征求市直有关部门的意见后,市发改委将联合市工商联,征求有代表性的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对提出的意见建议,能够采纳的我们将在方案中予以体现,对当前条件不具备或在本工作方案中不适宜采纳的,我们将说明情况。同时,在工作方案的起草过程中,市发改委会积极加强与您的沟通,主动向您征求意见,还请您对工作方案的出台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三)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在工作方案中,我们将明确建立由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总牵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部门协调机制。对工作方案明确的工作任务,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及时督促检查;加强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报告。

(四)抓好重点任务落实

围绕中央、省委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任务部署,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对各地各部门是否存在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实际情况开展自查清理,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动态发布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清单,建立典型案例通报约谈和问题整改制度,着力解决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不当市场干预和不当竞争行为问题。

(五)加强政策宣传解读

工作方案印发后,将在市政府网站、市发改委网站以及《安阳日报》等媒介上公开发布,同步发布政策解读,让广大企业了解政策、运用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应对。同时,加强宣传,推动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围绕改革目标、重点任务加强宣传引导,全面凝聚各方合力,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022年7月12日

 

联系单位:安阳市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科

联系电话:16638329286

联系人:唐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