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政务服务网 登录 | 注册

安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98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3-05-04 18:03 来源:办公室

市九三学社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贵单位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收到贵单位的提案后,我委领导高度重视,对提案进行了学习和讨论。贵单位提出的建议非常好,对我市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建设区域性中心强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阶段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也是对“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既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打造“安阳最安心”营商服务品牌,健全推进机制、狠抓政策落实,在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49.70万户,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2.57%。2021年度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位居全省第7位,排名提升1位;企业满意度位居全省第5位,排名提升了8个位次。在参加评价103个县(市)中,林州市位居全省第8位;在参加评价54个市辖区中,殷都区位居全省第11位。从省评价结果来看,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安阳最安心”营商品牌效应更加深入人心,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健全体制机制,持续完善政策措施。我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牢固树立大抓营商环境的鲜明导向。采取“1组+1办+1中心+专班”工作模式,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实施《市领导分包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专项方案》,将市领导分包机制调整为9位市领导分包31个重点领域。成立正县级市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指导各县(市、区)全部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120余名专职人员专门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在全省率先系统梳理制定了“特邀监督员制度”“联合督查督办制度”等15项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出台“十四五”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规划,提出通过布局八项重点任务,实施三大工程和四大行动,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实现跨越式提升。出台《关于推广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的通知》,向全市复制推广共计9个方面49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通过创新示范引领,推动安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政务服务质效。2023年,上线运行“安阳市放管服效监测提升平台”,创新研发“易营商”辅助决策系统,实现涉营商环境直报数据的全流程动态监测,实现营商环境数据“可监测、可追溯、可分析”。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服务体系,实现电子印章和电子营业执照同步发放。全市企业开办时间已压缩至1天以内,部分县(市、区)已经实现0.5天,简易注销登记的公示时间由45天压缩为20天。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改革,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21个工作日。梳理完成企业开办、新生儿出生等89项“一件事一次办”清单,累计办理4.4万余件。涉企案件平均审理用时缩短51.79天,破产案件用时降至262天。

创新监管方式,夯实监管措施。围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这一重点工作,创新监管方式,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制定《安阳市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实施细则》,除特殊领域外,要求所有行政检查都通过“双随机”抽查方式进行。制定《安阳市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确定全市25个职能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25项,联合抽查事项清单91项,覆盖清单全部事项,清单之外无抽查。与河北省邯郸市签署跨省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维度,打破区域壁垒,突破行政区划。2022年参与“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的部门数量达到27个,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制定本部门抽查检查计划762个,抽取市场主体2.04万户、行政相对人(组织)327户。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制定部门联合抽查计划538个,抽取市场主体1368户,行政相对人(组织)189户。所有抽查检查信息均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进行了公示,且公示率为100%。

加强平台建设,推动惠企政策落实。按照国家、省工作部署,起草印发《安阳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率先在2022年底前部署了“免申即享”工作。发布了第一批共计42项“免申即享”政策事项,惠及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然人等市场主体,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可在财政补贴、融资支持、税金减免、费用缓缴、招商优惠、人才政策等方面受益。依托安阳市政务服务网、安阳市亲清在线平台和安阳市数据中台,开发了“免申即享”功能模块,建设企业数据库、政策数据库、政策匹配库,初步搭建起“免申即享”服务平台。发布了“免申即享”操作指南,方便企业用户线上快捷办理相关事项。运行以来,50户企业享受财政补贴500万元,525人次获得生活创业补贴850.3万元,18176户企业享受税费减免5422.66万元,3815户企业缓缴水气费450.84万元,“免申即享”助企作用初步显现。

拓展区域通办,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积极拓展区域通办业务范围,推动安濮鹤协同发展。安阳市行政便民服务中心、濮阳市行政服务中心、鹤壁市行政服务中心共同签订《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政务服务“区域通办”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梳理办事频率高、需求量大、群众获得感强的事项,制定“区域通办”事项清单。严格落实全省“四级四同”政务服务事项标准,统一规范申请条件、材料清单、样表模板、审查要点、流程时限等要素,通过三地线上、线下等途径向社会公布,实现三地群众和企业办事“就近办理、一次办成”,着力营造便民利企良好政务环境,打造“区域通办”政务服务品牌。我市先后加入昆明市“云上办”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联盟,各县(市、区)先后与周边5省2市26县签订“跨省通办”协议(其中市本级分别与山西省长治市、山东省聊城市签订了“跨省通办”框架协议)。截至目前,已实现148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全市“跨省通办”累计办件量48086件。

加强要素保障,为企业发展护航。持续加强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类要素保障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竺问题。推广信易贷模式助力企业融资,常态化开展线上银企对接,我市“信易贷”平台注册企业突破6万家,入驻金融机构22家设立全省首家“安阳中小企业首贷续贷服务中心”,首期入驻金融机构16家,实现企业提出申请材料后6个工作日完成授信审批并反馈结果。强化用地保障,把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工作纳入全市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持续推进。截至202212月底,我市已累计实施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8宗,面积约758.65亩深化拓展“洹泉涌流·一岗一房”人才集聚计划,出台《三支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工作职责》,实现各类待遇兑现“免申即享”。统筹推进市级人才公寓分配使用,首批优选54名高端人才现场办理入住市级人才公寓。持续推进人才服务信息化,实现人才认定、生活补助、购房补贴等32项优惠服务“一卡通行”“一网通办”。建立《岗位开发汇总台账》和《人才签约落地台账》,精细分类开发,完善人才岗位数据库。截至3月初,全市累计开发岗位7.2万个,为我市企业引进大专及以上学历2.6万余人,其中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其他特殊人才、青年储备人才6058人。2023年第一季度已入库各类人才301人,较去年同期增长201%。

优化人文环境,厚植文明底蕴。全市现有博物馆17家,国有博物馆12家,非国有博物馆5家,可移动文物20万余件(套),免费开放率达76.47%。积极融入河南博物馆数字群落建设,推动安阳博物馆、殷墟博物馆建设智慧博物馆,逐步实现博物馆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目前已有3.74万件(套)藏品数据信息实现全民共享。积极对接相关数字化科技公司,签订“夸克安阳”等文旅资源数字化提升框架协议,加快全市文物资源数字化展示提升进程;与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合作,围绕“数字科技+甲骨文”开展深度共创,开展的甲骨文创新平台在线载体“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已完成产品原型设计,助力公众触达、研学与参与众创。拓展博物馆公共服务方式,利用“甲骨学堂”、“安博学堂”持续推进“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活动;中国文字博物馆先后走进林州市七泉村寄宿学校等21所学校,开展文字文化进校园活动,使学生群体更多了解汉字文化;红旗渠纪念馆围绕红旗渠精神编制宣教课程,在线上线下进行教学,将红旗渠精神进校园活动常态化,目前已开展社教活动90余场,受益学生5万余人。

虽然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管效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各县区文化平台数字化建设水平偏低,开展新媒体运营和常态化直录播等线上服务能力不足;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的亮点工作还不够多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持续改进和加强。

下一步,我市将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从各领域最突出的短板弱项抓起,从企业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系列组合拳,全面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推动“五件事”工作实现突破。持续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暨“万人助万企”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对标全省先进,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审批事项免证可办、“交房即交证”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五件事”的落实。会同市相关部门,落实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是提升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数字化水平。利用“安阳市放管服效监测提升平台”对优化营商环境各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开展跟踪,对遇到的问题予以预警督导,全力推动各项改革措施及任务落实落地。完善问题发现数字化功能。以市场主体感受为出发点,创新线上调研方式,优化问题反馈渠道,着力疏通影响市场主体关注的堵点、消除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攻克制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难点,实现营商环境举报建议及时办,营商环境监测实时看。

三是继续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快建立部门联合抽查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有效监管模式。尽快完善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认真组织实施抽查计划,加大抽查检查力度,推进日常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推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拓宽非现场监管应用领域,加强智能化风险管控能力,完善包容审慎监管落地细则,加强“四新”行业审慎监管。采取多种方式、多种形式做好综合检查业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水平,助力柔性执法,为市场主体营造宽松环境。

四是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组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比武现场观摩和甲骨文书屋运营管理观摩交流活动,推进乡村文化合作社示范建设。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举办第二届惠民文化节等系列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一线延伸,不断丰富群众文化产品供给。深入挖掘文物资源持续推进中国博物馆名城建设,高标准建成开放殷墟遗址博物馆、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鼓励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民间收藏优势,腾退具备条件的古建筑,建设非国有博物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建立以生态文化城镇和街区为主体的生态博物馆和村史馆。推动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促进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五是持续做好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做好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和就业援助工作,注重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提升重点群体以及企业的政策知晓率。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持续在人力资源品牌建设、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考核工作上下功夫,加大宣传,鼓励院校、企业等培训主体开展线上培训。持续推动线上线下招聘同步进行,与各县区紧密配合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引导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积极参与。升级完善直播带岗、就业直通车等新招聘形式的拓展研究,加强招聘活动现场的推广效果,持续为人力资源供需双方搭建“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桥梁。

六是推动营商环境监督模式提质升级。发挥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监督作用,组织媒体和级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以企业群众身份走流程,全程体验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办事流程,体验企业和群众办事感受。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以工作人员身份参与受理审批服务事项,为企业办事人员和群众提供全流程面对面服务,针对市场主体或办事群众反映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遇到的问题困难等,进行协调解决,并提出惠企便民改革意见建议。

七是推动营商环境宣传模式升级健全宣传工作机制,明确宣传重点,创新宣传方式,建好安阳市人民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题专栏召开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开展营商环境“专题访谈”,开设“营商环境工作周报”,协调省市级以上媒体、网站、公众号开展专题宣传活动,营造人人、事事、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2023年5月4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