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一件全国首创 一件全省首家 一件全省率先
从三件事看信用修复“一件事”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一件全国首创 一件全省首家 一件全省率先
从三件事看信用修复“一件事”
一个电话“一口处理”,我市相关部门联动办理信用修复,让企业不再“折返跑”,在全国属于首创;一张《告知书》,让“单向执法”变为“双向监督”,在全省属于首家;一个微信群,让三个地市的执法部门和企业组成“朋友圈”,在全省开了先河……在我市,这三件看似无关的小事,因为企业信用修复这一件事,紧紧“连”在了一起。
一个电话的事
外地企业信用修复“一口处理”
11月27日刚一上班,一个来自北京的求助电话打到市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专员许旷怡的办公室。电话那头是北京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他心急火燎地道出自己的“麻烦事”:“我们有个项目要开标了,需要提供信用记录,可之前在安阳有一个行政处罚,不办理企业信用修复就参加不了投标呀!”
“不用着急,您现在提交申请,我们这边马上联系相关部门办理信用修复。”许旷怡认真答复。
这通电话后的次日,北京这家企业的信用修复便顺利办结完成。
在企业信用修复这件事上,该怎么给企业做“减法”呢?我市的答案是:自己做“加法”。
早在去年9月,市发展改革委就印发了《安阳市关于加强建立“双公示”归集、告知机制的通知》。今年8月,市发展改革委又牵头成立了由20个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组建的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专班,制订了《安阳市信用修复“一件事”实施方案》,在全国首创《安阳市联动开展信用信息修复办法》,对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重点失信行为领域实现全覆盖。自此,全国范围内跨区域信用修复由企业“折返跑”变为数据“线上跑”。
“在我市受到行政处罚的外地企业,只需要打一个电话,网上提交申请,便可以实现信用修复的‘一口处理’,剩下的都由我们这边办理。”市发展改革委财金信用科科长贺颖亦说。
自《安阳市联动开展信用信息修复办法》实施以来,我市已为北京、河北、山东等8个省、直辖市的200余家企业办理了信用修复。
一张《告知书》的事
将监督融入涉企行政执法全过程
“今天我们依法对你们企业进行执法检查,这是涉企行政执法《告知书》,如果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企业可以扫描这上面的二维码直接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这是11月29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执法人员对我市一家矿产企业执法检查时的一幕。
今年7月,市纪委监委印发《关于监督治理涉企行政执法规范问题的通知》,对涉企行政执法中存在的执法不规范、不严格问题,过度执法、粗暴执法问题,趋利逐利执法、选择性执法问题等进行重点监督,在全省率先制成《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治理涉企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告知书》,并统一印发给全市涉企职能部门,迈出了探索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前置”的第一步。
“一张《告知书》,为行政执法系上了‘安全带’。我们在检查企业,同时企业也在监督我们。”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执法监督科负责人刘义中说。
全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在涉企行政执法时,首先向企业递交《告知书》,并签收回执,在把监督融入行政执法监管全过程的同时,也从源头上将因行政处罚给企业信用修复带来的困扰降到了最低。目前,我市已向市直行政执法部门下放《告知书》2000余份。
“如果说企业信用修复修的是‘本’,那么行政处罚就是信用修复的‘源’。通过一张小小的《告知书》,我市从处罚源头筑牢了企业信用修复的第一道‘堤坝’。”市纪委监委调研法规室主任李瑞祥表示。
一个微信群的事
安濮鹤三地实现信用修复联审联办
“@鹤壁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我这边有个行政处罚需要信用修复,麻烦帮忙处理一下。”12月2日,我市一家物流企业的负责人石晓磊在手机上输入了这段话。很快,随着一声声“叮咚”的提示音,一个名为“安濮鹤企业信用修复联审联办”的微信群刹那间“忙碌”起来。
15分钟后,鹤壁市交通运输管理局便把加盖有公章的《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申请表》发到群里。
“如果我们企业在濮阳、鹤壁受到行政处罚,只要在群里@当地的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很快就能收到回复,对企业来说真是太方便了!”石晓磊连声称赞。
交通运输一直是容易造成企业失信的重点领域。今年8月,我市在省内率先尝试建立一个由安阳、濮阳、鹤壁三地行政执法部门和企业组成的微信群。企业如果在安阳、鹤壁、濮阳三地市受到过行政处罚,通过在群里沟通,就可以办理异地信用修复。截至目前,该微信群已累计为安阳、鹤壁、濮阳三地企业办理信用修复5000余起。
从三件事看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安阳市一直在探索与创新。今年8月,在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审核过程中,我市因未出现一起不规范核查、无故超期、未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导致信用主体重复申请或致使其投诉,受到全省通报表扬
相关阅读: